荊楚網(wǎng) 記者姚啟慧
小平小道蜿蜒曲折,記錄了偉人的大起大落
小平同志曾經(jīng)做鉗工的工作臺
一條蜿蜒曲折、長滿雜草的田間小道,一頭連著南昌步兵學校(現(xiàn)南昌陸軍學院)原校長樓,一頭連著新建縣拖拉機配件修造廠。小道長約1.5公里,見證了非常歲月里鄧小平同志的艱苦生活。9月17日下午,第二屆網(wǎng)絡媒體江西行采訪團來到這里,尋訪偉人留下的足跡和革命精神。
這是一條鄉(xiāng)村極為常見的田埂路,也是一條關乎中國改革開放的發(fā)展路,希望路,振興路。“小平小道”座落在江西省新建縣望城鎮(zhèn)省莊村境內(nèi),原名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。是偉人鄧小平同志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期間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,也是鄧小平同志設計中國改革開放和現(xiàn)代化建設的重要思想的萌芽地。
鄧小平之女毛毛在《我的父親鄧小平——文革歲月》一書中講述了“小平小道”的由來:“一開始,父母親從步校到工廠上工,從大路走要繞一個大圈子,步行差不多要40多分鐘的時間,中間還要經(jīng)過一個長途汽車站。這個路線既費時間,又不安全。羅朋、陶排長和黃干事爬上工廠后墻向步校方向望去,兩處之間如果能夠直走,就近得多了。他們立即動手,在后土墻上開了一個小門,在廠的后面,沿著荒坡和田埂,鋪鋪墊墊,修出了一條小路。從這條小路,只用20多分鐘,就可以從步校徑直地走到工廠。
“從此以后,無論刮風下雨,無論天熱天寒,除生病有事外,每日清晨,都可以準時看到,父母親二人在前,黃干事在后,通過這條田間小道,到工廠上工!
漫步在“小平小道”上,猶如翻開一本厚重的親民、愛民、為民教科書……
當年新建縣拖拉機廠的廠長羅朋曾經(jīng)有過這樣一段話,小平雖然是一個“很大的官”,但是,他平易近人,把普通工人當朋友。
車間主任陶端縉的孩子發(fā)燒,急得團團轉(zhuǎn),小平知道后立即拿來柴胡注射液,叮囑陶端縉“快給孩子用”,小孩很快康復了。這種親民、愛民、為民的高尚品德,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。
在拖拉機廠里面,有一條“小平小道”,有一個“小平會場”:鄧小平當年第一次被請來開會,聽了有關林彪事件的傳達,說過一句有名的話:林彪不死,天理難容;有一個“小平車間”:當年65歲的鄧小平在這里當起鉗工,里面擺放著他用過的工具;還有一個“客車、卡車、拖拉機”展廳:展示著當年與鄧小平有關的幾輛車。
在鄧小平工作過的車間,有一個《艱難歲月》的展覽,其結(jié)束語稱:小平同志雖身處困境,遭受了精神上的沉重壓制和打擊,卻表現(xiàn)了一名老共產(chǎn)黨員服從大局的組織觀念,困而益堅的鋼鐵意志,矢志不渝的頑強追求,心系天下的寬廣胸懷,熱愛生活的樂觀態(tài)度,為后人留下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鄧小平工作過的車間,以及一件件展品,都印證著上述的觀點。
湖南遠大空調(diào)有限公司出于對偉人鄧小平的敬仰,無償贈送一尊小平銅像給“小平小道”,這座銅像高4.2米,基座高度為2.55米,整體高度為6.75米,銅像巍然屹立在“小平小道”地勢最高處,注視著遠方,注視著神州大地上發(fā)生的“春天的故事”。
如今,在對景區(qū)修舊如舊的同時,對景區(qū)周邊重新規(guī)劃!靶∑叫〉馈钡膬(nèi)容也在不斷完善充實。“小平小道”的教育基地作用正在逐步發(fā)揮。
開放后的“小平小道”得到了鄧小平同志家人的大力幫助,鄧小平同志的大女兒鄧林女士于2002年7月1日親臨“小平小道”,并捐贈了一百多張攝影作品,大大豐富了“小平小道”的內(nèi)容。
自“小平小道”正式開放以來,還通過組織各種形式多樣、內(nèi)容豐富的活動,如八一“軍魂”活動、金秋“追尋偉人足跡、學習小平精神”活動等,引得國內(nèi)外游客紛至沓來,流連忘返,參觀人數(shù)多達20多萬人次。
采訪結(jié)束,踏上歸途。朝著小平同志塑像注視的方向望去,遠處的田野青翠欲滴,一派生機,氣象萬千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