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劇,舊稱西路花鼓、黃孝花鼓,1926年改用現(xiàn)名,大約于百年前在鄂東流行的哦呵腔基礎(chǔ)上融合黃陂、孝感一帶的山歌、道情、竹馬、高蹺及民間說唱等形成。
1922年,楚劇逐漸接受京、漢劇及文明戲的影響,演員和音樂工作者開始了分工,唱腔上創(chuàng)造了[打腔]和[起腔]等腔調(diào),劇目也開始變單出戲?yàn)楸緫,并采用一些京劇、漢劇的道具。1927年前后,楚劇整理和創(chuàng)作了《思凡》、《趕齋》、《賴婚》、《汲水》、《董永賣身》、《張朝忠》、《小清官》、《烏金記》等六十多個(gè)劇目,《葛麻》是解放后享譽(yù)全國的楚劇劇目。近年編演了《虎將軍》、《中原突圍》等。
|